如何设计促进剂使其并用后互为活化效应?
     
      实现促进剂并用后互为活化效应有两种方式:
      第1种  配合选择酸性促进剂与碱性促进剂并用(A/B并用),并以酸性促进剂为主促进剂(第一促进剂),碱性促进剂为辅促进剂(第二促进剂),并用后促进效果比单独使用A型或B型都好。一般采用噻唑类作主促进剂,胍类(D)或醛胺类(H)作辅促进剂。经典配合有促进剂M/D、促进剂DM/D、促进剂M/DM/D,M、DM总用量控制在1.0~2.0份,D用量0.1~0.5份。这种配合促进剂用量少、促进剂的活性高,硫化温度低、硫化时间短,硫化胶的性能(拉伸强度、定伸应力、耐磨性)好。克服单独使用D时老化性能差、制品龟裂的缺点。
      第2种  配合选择中性促进剂与酸性或碱性促进剂并用(N/A、N/B),并以中性促进剂为主促进剂,酸性或碱性促进剂为辅促进剂,A/B型并用体系称为互为活化型,活化噻唑类硫化体系,常用的A/B体系采用A/B并用体系制备相同机械强度的硫化胶时,中性促进剂为次磺酰胺类,酸性促进剂为秋兰姆类,碱性促进剂为类,提高次磺酰胺的硫化活性,加快硫化速度。并用后体系的焦烧时间比单用次磺酰胺短,但比DM/D体系焦烧时间仍长得多,且成本低,缺点是硫化平坦性差,经典配合有促进剂CZ/促进剂TT促进剂CZ/促进剂TS促进剂CZ/促进剂D促进剂NOBS促进剂/D,主促进剂总用量控制在0.7-1.8份,辅促进剂用量0.1~0.3份。